在中國鐵建港航局陽江港海陵灣港區豐頭作業區F1號-F2號泊位工程項目現場,一座藍色巨型架橋機格外醒目,其高大的機身穩穩矗立,仿佛一位巨人屹立在海邊。一旁的鋼棧橋上,重型運輸車滿載著單片重達40噸的預制縱梁,蓄勢待發。隨著施工人員有序操作,架橋機伸出強有力的“手臂”,精準地將縱梁吊起,隨后緩緩向前推進,在經過細致的反復微調后,縱梁被精準“嵌入”指定位置,整個過程一氣呵成,如同在海面上精心拼接積木,逐步搭建起碼頭結構的“骨架”。
項目現場架橋機正在進行梁板架設(孫濤 攝)
陽江港海陵灣港區豐頭作業區F1號-F2號泊位工程(一期工程水工、疏浚部分)設計兩個5萬噸級泊位(結構按10萬噸級),碼頭主體采用高樁梁板式結構,其中預制梁單體重量在40噸以上,結構寬42米—52米。項目部本著“一切成本皆可控、一切成本皆可降”的精細化管理理念,將成本管理作為重中之重,前期進行了多方測算分析比對,發現采用傳統船吊的方式施工成本將高于施工預算,項目團隊經過深入細致的研究和科學論證,決定將橋梁工程中廣泛應用的架橋機創新性地應用于水上工程,利用架橋機來架設預制梁板。“預制縱梁安裝是碼頭上部結構的關鍵工序,主要作用是增加碼頭整體穩定性,本項目所設計的預制梁,重量大結構寬,對吊裝作業提出了極高的精準度和穩定性要求,臨水作業受風浪影響極大;如果采用傳統起重船吊裝,船舶和吊鉤會在風浪作用下產生明顯晃動,這不僅會降低安裝精度,還會嚴重影響安裝速度。”項目經理劉曉明介紹道。
與傳統船吊相比,架橋機吊裝工藝展現出顯著優勢,尤其在安裝精度方面,其通過高精度的控制系統,實現了誤差的極小化控制,確保每一片預制梁板都能準確就位,大幅提升了工程質量;在效率方面,架橋機每日可完成20至25片預制縱梁的安裝,是傳統船吊作業效率的1.5倍,為后續碼頭建設節省了時間;從成本控制的角度來看,架橋機的使用有效減少了對大型起重船的依賴,進而降低了設備租賃與使用方面的成本,同時也減少了因天氣等因素導致的工期延誤成本,實現了經濟效益最大化。
架橋機梁板架設完成(孫濤攝)
架橋機體型巨大、重心偏高,抗傾覆能力相對船吊較弱,在吊運過程中一旦遇到基礎不穩固、操作不當或突發強風等情況,就有發生傾覆的風險。為應對這一挑戰,項目團隊采取了一系列針對性措施。在架橋機作業前,對架橋機支架支腿受力進行詳細驗算,確保著力點樁帽或縱梁能夠穩固支撐架橋機及預制梁的重量,并有效抵御傾覆彎矩的影響;為架橋機安裝了先進的防傾覆監測系統,實時監測設備的運行狀態,一旦出現異常傾斜趨勢,系統會立即報警并采取制動措施,停止作業時采取防風拉鎖、限位卡扣等穩固措施;持續強化操作人員的專業培訓,以提升其操作技能及應對突發事件的快速處理能力,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作業,避免因人為失誤引發事故。
工程項目現場(孫濤 攝)
目前,陽江港豐頭F1號-F2號泊位工程的水工部分已完成南引橋、中引橋、納泥區圍堰、樁基工程、預制構件生產等關鍵施工環節。預制梁的安裝工作已經全部完成,目前正加緊進行預制板安裝、現澆橫梁及現澆面層的施工。同時,項目也在同步推進港池疏浚工作。根據最新的工程進度,預計到2025年8月份,碼頭主體結構將全部完工。
據悉,陽江港海陵灣港區豐頭作業區F1號-F2號泊位工程作為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,建成后將大幅提升陽江港的貨物吞吐能力,有力推動陽西沿海產業經濟發展,對粵西地區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圈起到關鍵作用。此次架橋機在碼頭建設中的成功應用,不僅為該項目的高效推進提供了保障,也為類似臨水工程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鑒,展現了創新工藝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強大生命力。
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8414號 地址:北京市復興路四十號 郵編:100855